免费国产剧在线观看,www国产免费一级av网站_BD国语HD在线观看

 
| 返回首頁 | 快速導航 |
站內搜索:
最新動態
+ 最新動態
+ 媒體報道
+ 江蘇沿海開發規劃
當前位置:首頁 >> 江蘇沿海開發規劃 >> 正文
19條建議詮釋規劃環評條例 讓沿海開發規劃更科學
發布時間:2010-3-25 11:09:21

剛剛通過國家評審的江蘇沿海開發規劃環評,以19條修改建議被規劃所采納的生動實踐,為我國今年101日正式實施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作了極佳的詮釋。

提前介入是環評關鍵

規劃環評,是指將環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觀經濟決策鏈的前端,通過對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的分析,對各類重大開發、生產力布局、資源配置等提出更為合理的戰略安排,從而達到在開發建設活動源頭預防環境問題的目的。

江蘇沿海開發規劃環評工作將早期介入的原則落到了實處,與規劃編制基本做到了同步進行。

省環科院副院長吳海鎖介紹,200858日,國務院專門召開會議聽取了中國工程院關于江蘇沿海地區綜合開發戰略研究課題組的專題匯報,要求把江蘇沿海地區的綜合開發提升到國家層面作整體考慮,同時提出開展江蘇沿海開發規劃環評,并納入環保部試點的要求。724日,省發改委即正式委托省環科院開展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環評工作。

20087月起至今,環評單位通過細致的工作,逐步摸清了江蘇沿海地區的環境特征,從宏觀、戰略高度上分析研究了江蘇沿海開發對珍禽自然保護區、海洋生物多樣性、區域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并針對性提出了環境管理對策及規劃優化調整的建議。

五項創新為環評探路

目前,中國的規劃環評尚無太多的經驗可循。評審專家認為,江蘇沿海開發規劃環評為我國較大尺度及生態敏感區域的規劃環評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主要體現在五大技術創新上。

一是采用創新的方法,開展了不同能源結構規劃方案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汞等污染物影響研究,以及宏觀尺度上的連云港、南通酸雨成因分析。

二是以2002年和2007年江蘇沿海三市遙感影像為數據源,使用先進手段分析了三市土地利用空間格局變化趨勢,并利用江蘇沿海地區不同年份20多個監測點位的生態調查資料,進行了近岸海域生物量及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趨勢分析。

三是開展了江蘇沿海地區東北亞候鳥遷徙通道、主要候鳥種群的覓食、棲息地分布與活動特性等的調研,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風電和灘涂圍墾的生態適宜度分析。

四是在深入調查江蘇沿海地區主要入海河流排污通量及近海直排口污染現狀的基礎上,結合江蘇近岸海域環境容量計算研究,開展了海陸統籌分析,提出了沿海直排口規范化管理、深海排放和主要入海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的具體建議。

五是從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的角度開展了沿海地區發展理念與模式的先進性分析。

建議被采納讓規劃更科學

更具價值的是,在江蘇沿海開發規劃環評編制過程中,環評單位及時將評價成果反饋給規劃編制單位,最終19 條建議被規劃采納,有效地指導了規劃的多輪調整和完善。

在環評的第一階段(20086-10月),環評單位即提出:鑒于前三島港區的環境敏感性,建議不作為重要開發節點,這條建議隨即被規劃采納。

到第二階段(200810月~11月),又有4條規劃調整建議被采納。一是建議重要生態功能區占國土面積比例由14%提高到15%”;同時,建議增加萬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減指標重要生態功能區和污水處理廠建設專欄;并明確“2020年污染集中控制的目標

在第三階段(200811月~200901月),環評方面提出了建議規劃取消林紙一體化產業定位農業生產空間由穩定調整為擴大’”5條建議,均被規劃采納。

第四階段(200901月~05月),環評提出取消2500萬千瓦火電,改為優化大型燃煤電源項目布局,優先安排上大壓小’”重要生態功能區由76個增加為924條建議,再次被規劃采納。

第五階段(200905月~11月),3條建議被規劃采納,包括建議保留生態岸線總長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70%”建議適時調整江蘇省海洋功能區劃,并將港口和臨港產業基地的布局需要予以考慮為減小對自然保護區的影響,建議對射陽港區、響水港區、濱海港區、大豐港區的石油、化學品運輸等定位作出限制

而在環評的最后階段(200911月~至今),環評還提出了兩條規劃調整建議,一是優化灘涂圍墾布局和圍墾用地利用方式,二是合理風電布局,建議整個鹽城地區不再新增陸域風電場建設,并加強跟蹤觀測,從而使得最終的規劃更加科學。(杭春燕)

版權所有©2006—2010江蘇洋口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蘇ICP備05020609號  保華集團 保華集團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