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輪出塢 發布時間:2010-6-30 13:56:17 朱建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100多年前,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曾在他的《建國方略》中提出了興港救國的論述,留下了建設“東方大港”的夢想。 一個世紀過去了,中國長江口北側的南黃海岸邊,在沉睡了千百年之后,終于響起催人奮進的開發深水海港的號角聲而再也無法保持亙古的寧靜。為實現如東人的“千年掘港”之夢,洋口港的開拓者們前赴后繼、科學探索、突破禁區、挑戰極限,以開世界輻射沙洲建港先河之勇氣,創造了大港崛起的曠世奇跡。 長三角北翼最佳深水海港——江蘇洋口港的開發成功,結束了南通有海無港的歷史,實現了南通如東從江河時代到江海時代的歷史跨越,成為長三角“江海聯動”發展戰略的堅實載體。 洋口港,像一艘即將起錨的萬噸巨輪,承載著中國改革開放太多的重任與希冀。 汽笛長鳴、巨輪出塢、如日東升,百年東方大港夢,今朝夢圓洋口港…… 開拓者的天作之合 劉高原和周鐵根都睡不著覺了。一個在香港,一個在大陸。 進入新世紀2004年的一個夜晚,喧囂了一天的香港終于沉寂下來,而此時,在蔚藍色的維多利亞海灣港一座樓房里卻醒著一顆不眠的心。作為香港保華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的劉高原正為與江蘇南通如東的一項合作而反復思考。 1946年成立于上海,第二年便遷到香港的保華集團經過半個多世紀打拼,已成為香港乃至世界建筑業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維多利亞海灣兩條過江隧道、香港新機場基礎設施、汀九大橋、長江中心、香港地鐵……見證了保華建設香港的諸多足跡。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之后,已經開始調整發展戰略,將熱切的目光投向大陸內地市場的保華決策者們更是時不我待,在搶先進入蘇州工業園開發之后,又將目光緊緊盯在要開發深水海港的江蘇如東洋口港。 中國長江口北側的南黃海,深藏有眾多沙脊和潮汐通道組成的世界最大的輻射沙洲,背依著蘇北海岸其右翼手指狀直伸太平洋。如果探究如東的歷史,公元9世紀,日本遣唐使團來中國,9次利用如東洋口港海域的爛沙洋深水通道成功登陸,隨行僧人圓仁在他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留下了使團求泊靠岸的希冀…… 為揭開南黃海千古奧秘,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一批又一批中國科學家便來到海上,一絲不茍地進行著海上調查勘測,這其中就有南京大學及河海大學的朱大奎,嚴愷、嚴以新、薛鴻超等教授,還有一位熟悉的身影,也是調查組唯一的女學者,她就是現任南京大學地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 王穎等專家一語驚世。幾乎在同一期間,中國交通部水運規劃院在對全國沿海港址普查時,也驚奇地發現,洋口港所處的黃沙洋——爛沙洋深槽是江蘇近千公里輻射沙洲中最大的深水通道,是江蘇唯一能建10萬噸級以上深水海港的理想港址,是我國十分寶貴的深水海港資源。 這之后,中國著名港口設計大師、交通部天津第一航務工程設計院總工程師顧民權又親臨洋口港勘測。顧民權踏上了如同內陸的西太陽沙,看看前方的深水通道,又看看腳下的鐵板沙,驚嘆不已,認為這是天賜的良港資源,是中國沿海輻射沙洲中蘊藏的一個奇跡,并提出了港口建設的驚人構想:以深水通道建設深水航道,由兩側的沙脊充當天然的擋浪墻,阻擋側流,消減側浪,用西太陽沙做基礎構筑人工島,建造碼頭用地,人工島前方深槽的最深區域作港池,并建造若干個10-20萬噸級泊位,人工島與海岸之間鋪設實堤與引橋,完成島陸連接,岸邊灘涂可實施圍墾形成臨港工業用地。顧民權激情飛揚,他預言洋口港將開中國建港史上平原海岸建港之先河! 然而,正當顧民權與一航院的另一位資深專家楊希宏對洋口港建港條件深入研究之時,也有學者、專家發出疑問,爭論的焦點是能否在輻射沙洲海岸上建設海港,這在世界建港史上尚無先例,航道、西太陽沙人工島有無顛覆性問題,港口施工過程中航道是否穩定及人工島能否建成的爭論曠日持久,而且這一爭就是10年之久! 南通如東不能再等待了,洋口港更不能再等待了。最好的辦法是用實踐來證明。這就是從如皋市長位置上調來如東擔任縣委書記的周鐵根剛上任時的急迫心情。 更讓周鐵根夜不能寐的是,由于長江的阻隔,拉開與上海的距離,使得南通這座享有“近代第一城”美譽的城市,在工業化時代與蘇南的差距越來越大。資源躺在那里睡大覺,捧著金飯碗討飯吃的局面再也不能延續下去了,開發洋口港是南通如東的必由之路!作為如東的最高行政長官,應勇敢肩負起振興如東跨越發展的政治責任與歷史重任! 可是,開發建設洋口港跨海通道長,投資大,建設成本高,風險大,誰來投資成為關鍵。在當時的情形下,依靠國家投入幾乎已無可能,依靠底子薄的如東拿錢更是杯水車薪,這就需要政治家用高超的睿智來破解難題,周鐵根又怎么能睡得著覺呢? 用市場經濟之劍開路前行,創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港口開發創新之路,早已成為如東開拓者們的共識。香港保華集團的介入無疑給蓄勢待發的洋口港帶來一線生機。 洋口港是保華集團在祖國投資港口建設的第一個項目,啟動了保華轉戰內地,實施長江策略的第一步。可后續投資如何回收像一個“高爾丁死結”死死困擾著保華集團的決策者,讓他們遲遲不能在合作協議上簽字,頗具長遠戰略眼光的保華集團掌門人周明權早已先人一步看到了開發洋口港的巨大價值,但后期盈利模式尚未找到,素有“規避風險,穩健經營”著稱的保華集團確實舉棋不定。所有這些,又怎能不讓將要代表保華集團對此項目“拍板”的劉高原不失眠呢? 機遇總是鐘情有膽略的開拓者。值此關鍵時刻,周鐵根以中國共產黨人為民造福敢于承擔一切政治風險的勇氣與膽魄挺身而出,代表如東政府向保華集團做出莊嚴承諾:“只要保華將跨海大橋和人工島建起,不管后邊有無投資者,政府兜底收購!” 越洋電話深夜響起,聽到周鐵根這一承諾,劉高原頓覺撥云見日。 一直為此項目在大陸奔走的保華集團常務副總裁、中國區總代表楊燕更是難以抑制興奮之情,這位處事干練、頗具運籌能力的開拓者對洋口港開發已傾注了大量心血啊! 如東的決策者們的大膽決策成就了洋口港,充滿智慧與膽識的這一“拍”,“拍”出了洋口港的未來! 如東人的“千年掘港”之夢終可變為現實。“洋口港號”已開始夢寐以求的起航! 建設者的曠世奇跡 也許魏文魁此生注定就是為洋口港而來,這位已是第四任江蘇洋口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的到來,為項目的成功又增添了幾分勝算。 剛過不惑之年的魏文魁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10年的部隊生活練就了他吃苦耐勞、對目標追求執著、雷厲風行、善打硬仗的作風;7年中國中化集團的工作經歷,讓他熟悉了國際化管理,學會了看問題的大視野,以及在合資公司極其復雜的環境里如何處理各類疑難問題;執掌中化格力碼頭項目帥印,使他積累了做大項目的經驗。所有這些,似乎都是為做洋口港而積累所準備。 開發洋口港,第一個吃螃蟹,沒有鋪就的路可尋,一切都要從頭做起,充滿挑戰,必須不畏艱險創新前行!為實現那個令人心馳神往的“東方大港”之夢,洋口港開始了一場排山倒海的大決戰。 魏文魁指揮的第一場硬仗,是僅次于東海大橋的當時全國第二長的外海深水橋梁——洋口港黃海大橋。此橋梁長度為 人工島項目共分為三個區,圍填面積約為1.44平方公里,島壁結構總長度為 走近洋口港爛沙洋航道談何容易,這里是三萬年前的長江入海口,風惡浪高,洶涌奔流。坐拖拉機,搭小船換大船顛簸幾個小時后才能來到今天人工島的建設基地——西太陽沙。第一次上島施工就遇上大風惡浪,一個浪頭打來,有人從船上翻落海中,瞬間被沖出十幾米,落水者耳邊聽到的是風的呼號,浪的咆哮,幸好救生衣穿戴完好,安全措施到位,才幸免于難。 在無遮掩的外海人工島施工在我國還是首例,沒有成功經驗可借鑒,在世界同類型人工島施工也只有49%的成功率的記錄。面對這一人工島施工極限的世界級難題,承擔施工的中交二航局沒有后退。指揮部響起中交二航領導席明軍的大嗓門兒:“你們要給我解決這些困難”。突擊隊一天拋石達不到兩萬方不上岸,開始了這世界罕見的人工突擊填海的造陸工程! 挑戰極限就意味著克服困難。人工島工程結構由鋼板樁施打、軟體排鋪設、島壁拋石施工、充填管袋施工、內隔堤施工、吹填施工和胸墻施工等組成,離岸最近處達 人工島自開建以來,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近十次臺風,而10月之后大風裹著寒潮又一次次地襲來,施工區域一直備受大自然侵擾。建設者們戰天斗地,創造出日拋石超 管理高效,運作規范,抓好項目的安全、質量、造價控制,確保每個環節都能按計劃、按時間節點完成是已在長期深水海港建設積累了豐富技術儲備和管理經驗的保華集團的優勢。洋口港公司的會議室里的燈光經常徹夜長明,智慧與勇氣,激情與思考,技術與夢想在這里激烈碰撞。洋口港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周建和始終奮戰在施工第一線,在天災面前,數次遇到生命危險,面臨生死考驗,他忘我奉獻、勤懇工作、科學管理的作風彰顯了保華集團精神,在施工單位面前發揮了表率作用。 “尊重自然,順其自然”是洋口港公司的綠色開發理念。公司工程總監何永康就是洋口港開發中綠色理念的踐行者。為千方百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填海工程堤圍和人工島設計沿著自然輪廓走向,減少干擾海流及對生態的潛在影響,并以水力模擬試驗對其可行性進行確認;接岸引堤長度從 由于洋口港公司盡心組織、科學管理,洋口港建設創下了在復雜施工環境下人員零傷亡、環境零污染、水上交通零事故的“三零”新紀錄! 洋口港終于可以大聲告訴世界:讓社會責任之旗在南黃海上空高高飄揚! 要完成洋口港建港大業,洋口港公司的各項工作必須率先垂范!提速,提速,再提速!這便是總經理魏文魁向公司全體員工發出的“沒商量”的工作指令。 魏文魁為洋口港開發事業奉獻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可能他自己也記不清了。洋口港公司的員工們都知道總經理有個習慣,有了壓力和心思,他就會開車去看大海,去海堤吹風,然后在那里沉思。2007年7、8、9月臺風期間,人們經常會看到他開車在雨中,那時是他壓力最大的時刻,當時人工島外島壁還沒有全部合龍,臺風稍稍強些,人工島所有已經建成的部分就會全部沖走,那樣開發以來建設洋口港的所有成績將會化為烏有。這年12號臺風過后,人工島一位工作人員來匯報情況時,流著眼淚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魏總,人工島完了!” 這又是怎樣的壓力啊,人工島能完嗎?人工島真完了,開發建設洋口港的事業也就不可能了,他將成為如東的千古罪人! 正是這種必勝信念的堅守,才創造了黃海大橋和人工島建設的曠世奇跡!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深圳特區的建設者,用最短時間,將南中國海邊的一個小漁村奇跡般變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令世界稱奇的“深圳速度”;數年之后,大上海的開拓者又在黃浦江邊創造了令人驚詫的“浦東速度”;而今,洋口港的勇士們在中國南黃海之畔又一次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洋口速度”! 如今“洋口港神話”已夢想成真,為此灑下無數汗水的建設者們怎能不以淚洗面心潮澎湃呢? 金鳳落巢的扛鼎之作 現年55歲的袁新安成為了洋口港開發全過程的見證者。從如東縣政府秘書到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同時兼任江蘇洋口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從“小袁”到“老袁”,從一頭青絲到滿頭花發,20年執著追求,傾注了一生心血。他說,此生他有“一兒一女”,“兒子”便是他親手撫養從一片荒灘成長起來的洋口港。 對事業鐘愛到如此程度,這是何等高尚的人生大愛啊! 以項目帶動港口開發,以港口支撐項目建設。是袁新安和洋口港的開拓者們當年制定的發展戰略。而LNG項目(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就是洋口港開發的突破口,此項目能否落戶如東關乎洋口港的未來。 1992年初,袁新安無意間獲得一條信息,江蘇省將開發LNG項目,并有意在沿海選擇建設LNG電廠和接收站,便開始了為項目落戶洋口港的四處奔走。 1993年春,省電力設計院從北向南,對連云港、鹽城濱海港、大豐港、如東洋口港、啟東呂四港逐一進行比選,發現洋口港不僅有一條不需要疏浚的10萬噸級航道,還可以以西太洋沙作為接收站址。更重要的,如東提供的《洋口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成為眾多港口唯一的可行性報告,受到專家關注,一致選擇了如東。之后便是長達4年的數十次論證,洋口港在向目標一步一步靠近。 誰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時國家對天然氣等沒有引進的先例,部分人士認為引進國外天然氣,勢必會對國內煤炭企業發展有影響,但更多的人考慮的是中國能源今后發展趨勢,對此,國家發改委委托中海油對東南沿海引進LNG項目做規劃研究,在研究結果未定之前,所有LNG項目一律叫停。中海油對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東南沿海進行考察,提出了一個在珠三角和長三角選址的構想。從此,進入了長達8年的LNG站比選時期。 已過不惑之年的袁新安想起這些年舍家離子的奔波,思緒萬千,不禁潸然淚下。可是,現實不相信眼淚,市場不相信眼淚,袁新安堅信,只要是心不破碎,最后的成功一定屬于洋口港! 更令如東人想不到的是,8年來,每一次比選都與如東無緣。尤其是中海油的LNG電廠規劃研究幾乎將如東排出了比選行列之外。面對中海油的“一票否決”,如東人真的心涼了,5年的努力幾乎白費了。當時還是縣政府秘書的袁新安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對著中海油的領導大聲喊出:“一定要放在如東,我們如東人自己建!”一句話使中海油的領導都愣住了,他們幾乎不敢相信這個如東人出口竟然如此“狂妄”。然而,正是袁新安的這奮力一呼,竟然喊出一線生機,在省領導的推動下,比選的目光又一次投向洋口港。 天有不測風云。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春節,當人們正沉浸在喜悅氣氛中,不曾想, 袁新安和洋口港的開拓者們并沒氣餒,而是繼續積極準備等待新的時機,將這項閃著淚光的事業進行到底! 機會終于來了!國家根據經濟迅速發展對能源的新需求和世界能源供求關系新變化,以及從“西氣東輸”安全、及時、充足供應考慮,江蘇LNG項目作為第二氣源重新引起關注! 從這一天開始,袁新安變得更忙碌了。往返于南京、北京成為袁新安的家常便飯,辦文單到了哪里,就追到哪里。為向發改委領導匯報工作,辦公室找不到人就到家里去找,不顧寒冷,在大院常常是守候到深夜…… 得到消息的中共如東縣委常委、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周建飛激動不已。手捧批文,很多人流下了激動的眼淚。那一天,他們的手機被無數個祝賀的短信充溢;那一夜,不知道有多少人一夜無眠! 在建設者們的日夜拼搏下,人工島、重件及工作碼頭、接收站儲罐平臺建設已順利完成。這項全世界矚目的跨世紀工程必將成為光彩耀目的優質工程、綠色工程和樣板工程,在南黃海之濱繪畫出中國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項目最新最美的圖畫…… 金鳳落巢。鋪展在南黃海萬頃波濤之上的這幅扛鼎之作,將成為拉動并改寫洋口港未來的“藍色狂想”和“崛起之基”! 長三角騰飛的戰略引擎 周鐵根又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之上。 洋口港的順利通航,是對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強力呼應,是南通如東進入橋港新時代的顯著標志,它從此改寫了南通有海無港和江蘇沿江沒有出海大通道的歷史,架起了南通帶動長江北、接軌大上海的重要支點,成為了滬蘇通小金三角的新支撐。 新的起點,新的思路,新的召喚,使這位如東當家人興奮不已。 在如東旅游接待中心矗立著一頭象征如東沿海開發精神的海之牛雕像,吸引著來自國內外的客商。那么,洋口港的“海之牛”們將以怎樣的姿態面向未來? 洋口港的開發優勢顯而易見:深水岸線的自然稟賦得天獨厚,土地資源異常豐富,淡水資源飽滿充裕,環保空間非常廣闊;靠近長江、靠近上海、靠近市場的區位優勢明顯。長江交通大動脈,江海聯運可輻射長江上游,可縮短從寧波港到長江口的 讓“海之牛”們更深感欣慰的是,洋口港獨特的優勢巨大的魅力使一批重大項目得到快速落實并正在加快落戶:總投資10億元的海上風電總裝制造項目協議已經簽訂;總投資10億元的丙烯酰胺項目已簽訂投資協議并已開工;總投資20億元的10萬噸液化品碼頭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30億元的年產30萬噸氯乙烯系列項目也已簽約,現正加快推進前期工作。東龍油巖石、建設幕墻物流基地、大連實德煉油、沙鋼集團礦石物流及冶煉等一批成熟度較高的重大項目都得到了深入推進。在 為加速成長為長三角騰飛的戰略引擎,港區工程進一步加速推進,LNG接收站工程1、2號儲罐已升頂,3號儲罐基礎已形成,專用碼頭即將竣工,累計完成總投入量的50%。管線橋工程超序時建設,完成了工程進度的48%。臨港工業區圍堤工程已實現合龍。太陽島三期工程正加速推進。新城綜合商務大廈即將投入使用。220千伏長沙輸變電工程已經完成工程量的75%。臨港工業區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已經開工。太陽島2萬伏供電工程線路已經開始供電。太陽島道路、供水工程全面完工。海洋鐵路完成總工程量的38%,洋口運河穩步推進,錫通高速、臨港高等級公路建設加快步伐。新能源工程成效明顯,目前共有267臺風機成功并網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4.5萬千瓦,實現并網發電13億千瓦/時…… 有專家將江蘇沿海開發稱為繼深圳、浦東開發后的“第三次浪潮”,作為江蘇沿海開發的破題之作,洋口港在“第三次浪潮”中應擔當什么角色?發揮什么作用? 這真是一個催人奮進的命題啊! 周鐵根的回答是:洋口港要成為江蘇的重要經濟增長極,發展模式為石化、冶金、能源+物流。洋口港是江蘇重組產業布局實施戰略調整的一個現實的選擇,比如能源產業,石化產業等的巨大環境壓力(長江)向沿海轉移是必由之路。洋口港是物流真正意義上的出海口,可改變通過長江走上海的格局。洋口港是長三角地區實現以長江為軸線的南北均衡發展的重要節點,要改變當下的南強北弱發展不均衡,南岸空間已小,北岸要發揮作用,洋口港是長江北翼的物流中心,國際現代化聚集,將在長三角經濟增長中發揮引擎作用。 把如東建設成一個經濟繁榮、生態優美、適于人居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形成兩大產業帶,一是以洋口港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業和物流產業帶;二是以小洋口的旅游度假村為核心的生態、休閑、度假產業帶。 為此,洋口港近期的目標是:在加速建設高速公路、鐵路、運河的同時提升港口功能,在3-5年內建成3個10萬噸級碼頭,10個3-5萬噸級碼頭,臨港工業區圍海造地達到了30平方公里;加速一批重大項目的落戶,中石油投資60萬億元的LNG項目投入運營,由新加坡金鷹集團投資90億元建設的LNG電廠項目,投資110億元的差別化纖維項目要加速推進核準落戶,以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黨和國家領導人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南黃海的這個“藍色精靈”, 洋口港還留下了李源潮、顧秀蓮、董建華、李金華等領導人的足跡。 橫空出世,光彩熠熠的洋口港,成為中國遞給世界的一張亮麗的名片。成為中國深水海港的領跑者,世界深水海港的未來在中國,在洋口港。 東方深水大港、綠色能源之都、黃海旅游勝地,點睛洋口,沸騰中國! 周鐵根、詹立風、周建飛、袁新安、魏文魁等“海之牛”們,早已將自己的全部情感乃至生命融進南黃海澎湃的濤聲里了。 從高空回望,洋口港像一艘蓄勢待發的巨大航母靜靜停泊在南黃海的萬頃碧波之上。 巨輪出塢,世紀出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