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剧在线观看,www国产免费一级av网站_BD国语HD在线观看

 
| 返回首頁 | 快速導航 |
站內搜索:
最新動態
+ 最新動態
+ 媒體報道
+ 江蘇沿海開發規劃
當前位置: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經濟半小時]洋口港:風浪中搶灘登陸
時間:2009-9-30  來源:CCTV

沿海地區往往經濟最發達。可是,擁有上千里海岸線的江蘇沿海,卻是江蘇經濟的軟肋。尤其近幾年,杭州灣大橋開通,長三角經濟重心有進一步南移的趨向。怎么才能讓蘇北沿海地區跟上經濟格局的變化?江蘇開始重新審視一度被自己忽視的千里海岸線,要在大海上大做文章。

大海溝上的深水港口?

畫面上的這三位老人,是江蘇省如東縣長沙鎮黃海村的漁民,祖祖輩輩靠出海打魚為生,船老大李仁浦今年已經75歲高齡,3年前因年歲已高,才停止出海。見到記者,李仁浦格外高興,他非常自豪地向記者透露,他一次出海打魚時,一網下去,打上來60噸的黃魚。
江蘇省如東縣長沙鎮黃海村漁民李仁浦:一網打了1420袋,相當于六、七十噸。
老人告訴記者,對于漁民來說,一網打上10噸、20噸魚是常見的事,但是一網打上60噸黃魚實為罕見。一網打上60噸黃魚的地方,其實距離李仁浦所在的黃海村只有20公里遠的地方,于是老人給出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

李仁浦:它們在這個時候去開會,撞到一起去了。
近海能捕撈上60噸的黃魚,的確是個迷,難道,真的像老人所說的那樣,黃魚在此開會,散會時碰巧撞上漁網嗎?

江蘇省如東縣長沙鎮黃海村漁民肖道鵬:看起來好像水的顏色有些不同,它呈什么顏色,呈青綠色,說明水比較深。
在江蘇如東縣近海的地方,出現了一個看上去非常深的海溝,是三位老人憑經驗給出的判斷,那么這個大海溝究竟是否存在呢?針對十年前的這場爭論,一位學者給出了這樣一個正確的解釋。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穎:因為有這樣一個古河道,現在叫潮流通道,過去是長江古河道,因為海平面上升,近1萬年來海平面上升,淹沒了古河道以后,就成了一個潮流通道。
王穎,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海岸海洋地貌與沉積學家,她對我國的海洋情況了如指掌。對于近海出現數量巨大的魚群,王穎院士用科學加以了論證。

記者:那么魚為什么在那兒?
王穎:我覺得魚在這里它一定要有一個深水的地區供它游,但是光有深水不行,它必須要有食物,那么水下的沙脊,有人叫沙洲,實際上我們叫做條帶狀的一個水下沙體,這種沙脊里面有淤泥,它有礦物質,而且它有孔隙。

王穎說,經過近十年的研究她們發現,李仁浦打上60噸黃魚的近海,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它是三萬年前形成的古長江大河谷,與黃海匯合后,經過大海潮起潮落的沖擊,形成了像鷹爪一樣的輻射沙洲,最深的地方可達幾十米。

王穎:在逐漸地遷移過程中,由于長江離開了那個地方,它就沒有泥沙匯入了,沒有泥沙匯入,而有很強的潮流沖刷,就保持了一個水深的航道,這個行道就是爛沙洋和黃沙洋,它的水深在16米到25米之間。
那么這個大海溝到底有什么用呢?于是一個大膽的設想出現在科學家的眼前,他們要在如東縣沿海建設一個深水港口,利用海洋資源,彌補蘇北地區港口缺少的現狀。

王穎:古長江遺留的河谷和古長江泥沙堆積的河谷中間的沙島相伴成了一個天然的深水港,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利用這樣一個深水河道把它疏通以后,可以建成從16米到19米到25米,可以建成一個20萬噸級到30萬噸級的船只,來回進入,利用它兩邊的沙島,建成碼頭。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沿海僅剩下兩個可以建設20萬噸級以上的深水大港,其中一個是河北曹妃甸,另一個就是江蘇如東縣的洋口港。洋口港不僅是難得的深水大港港址,也是我國東部沿海罕見的國際性天然深水海港港址,可建成30萬噸級碼頭的天然深水海港。

江蘇省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高級工程顧問周樹立:所以建了港之后,它必然帶動整個,小的說是南通,大的講整個我們江蘇的蘇北它要輻射,用我們的行話講叫輻射,這個輻射,它的物資的輻射,各方面的輻射,它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未來的洋口港能否填上空缺?

江蘇是數一數二的經濟大省,但海洋經濟卻一直是它的短板。2005年沿海三市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如果橫向比較的話,這種差距更明顯,江蘇的海洋產業總產值在全國沿海省份中排名倒數第三;沿海地區每平方公里生產總值只有廣東的1/6,山東的1/5,浙江的1/4。別人都能靠水吃水,為什么江蘇偏偏沒吃上?港口稀少是主要原因之一,未來的洋口港,能否填上這個空缺?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情況。
這是如東縣境內長達106公里的海岸線,放眼望去是一望無際10多萬畝的灘涂,并看不見大海。而事實上,大海距離這個堤壩至少有5公里。那么這個深水大港到底該怎樣建設呢?
江蘇省如東縣縣委書記周鐵根:在洋口港開發建設當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難題,比如說在技術層面上,在淤泥質的海岸,在離岸式碼頭的建港方式上,能不能突破。
遠離陸地,在大海深處建設一個港口,難度可想而之。第一個挑戰就是,要建一座長達12.6公里的大橋,從陸地穿過灘涂,穿過大海,直達深海處,在海上建設一個人工島。

周鐵根:也就是說洋口港的航道,以及我們需要建設的人工島是不是穩定,這是一大難題。
洋口港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成了30多億的投資,其中黃海大橋的建設需要投資10億元,這對如東縣來講無疑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那么建設的資金到底該怎樣解決呢?

周鐵根:資金也是我們建設當中的一大難題,我們主要是通過走市場的辦法來解決資金問題,我們通過匡圍的土地資源以后的定性來作為回報,通過這樣,我們的資本金大概一億多美金,我們融資了十幾億人民幣,建設了我們現在的港口的大橋,人工島,以及第一個碼頭,以及臨港的一些基礎設施。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建設初期,當提出建設這座深水大港的時候,海內外一些大集團公司,就已經將目光鎖定在這個極具發展潛力的新型港口上。

江蘇洋通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周建和:這個地區有豐富的土地資源,這些資源是怎么來的呢,是如東有大量灘涂,通過圍海造地,形成這樣的土地,這些土地第一單體面積很大,第二不需要征地拆遷,換句話說,針對未來工業的發展,不需要占用寶貴的農業耕地資源。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洋口港的開發設計方案是在深海通道附近建一座人工島,島上為海上作業區,同時建造黃海大橋以及接島引堤和接岸引堤,形成陸地與人工島之間通道。陸島通道、臨港工業區、人工島、碼頭是洋口港四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路島通道主要就是這座長達12.6公里的黃海大橋,長度和建設規模在我國外海深水大橋中位居第二,2008年,黃海大橋已經正式完工。

周鐵根:我想我們把所有的碼頭建成臨港產區建成的話,應該要2030年的時間可以把它建成,如果說到那個時候的話,可能會成為長三角地區的一個新星。
周鐵根告訴記者,洋口港的開發不僅可以填補連云港至上海1000多公里海岸線上沒有大型深水港口的空白,而且通過洋口港與周邊港口形成互動,從而完善和豐富長三角地區的海域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洋口港將是拉動經濟的一個大平臺。

各路社會資本對建設中的洋口港寄予厚望

在江蘇省的區域經濟地圖上,洋口港無疑投下了一枚重要的棋子。它背靠蘇北腹地,面朝黃海,北上有連云港、青島,南下有上海、寧波,在地理位置上左右逢源、上下貫通。現在不僅江蘇省對建設中的洋口港寄予厚望,各路社會資本也看好這片風水寶地。
事實上,當如東縣打出洋口港這張牌的時候,巨大的商機已經凸現出來。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人們還是紛紛將目光鎖定在這塊寶地上,需求沿海經濟的機遇。從洋口港建設的初期,一場沒有硝煙的商戰已經拉開了序幕。在人工島上記者看到,中石油總投資61億元,在江蘇第一個LNG清潔能源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明年將竣工投產。
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技術處處長蓋曉峰:咱們建這個項目主要作用就是從國外進口液化天然氣,為西氣東輸提供保障氣源。
香港保華集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2003年,在洋口港建設初期,他們就看好了這個新型港口資源的優勢,捷足先登,與如東縣政府共同組建了洋口港開發投資公司,對洋口港進行整體開發。

江蘇洋通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周建和:除了我們資本金投入以外,還有大量資金來源銀行支持,因為銀行看好洋口港的未來,銀行也希望通過他們的資金,來分享洋口港建設開發的成果。
在這條長達106公里的海岸線上,最靚麗的一道風景,莫過于這些風力發電的大風車,人們不僅將目光投向海上資源,同時還利用海風開發新資源。

江蘇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未:我們現在從項目開始建設到目前為止,已經發了11億度電,11億度電基本相當于一個中小城市居民,一年的民用消耗電,然后我們現在35萬整個裝好以后,每年要發8億度電,相當于一個80萬人口的城市居民的民用電。
如東最大的優勢在沿海,最大的潛力在港口。如東縣以洋口港開發建設為龍頭,通過特許經營權的市場化和現代企業制度投資管理運作方式籌集資金,吸引香港保華、新加坡金鷹、中石油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參與沿海的港口、道路、城鎮及產業的開發建設,在沒有向國家伸手要一分錢的情況下,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的開發新機制。

江蘇省如東縣縣委書記周鐵根:不僅僅在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上有傾斜,還有在投資,產業政策以及稅收政策方面,還會有些扶持,我們將運用這些政策,加速洋口港的開發和建設的進程。
2008
10月,洋口港已經實現初步通航,從整個長三角地區來看,洋口港將成為拉動江蘇經濟新的增長點。

周鐵根:包括高速公路,鐵路,運河,我們大概在三年左右的時間把這些全部完成,我們有兩條高速公路,一條鐵路,包括跨海鐵路大橋,還有一條運河,連接長江的運河,將會全部建成,這樣使如東的洋口港由過去的交通的末梢成為交通的源頭和交通的樞紐。

半小時觀察:模式變則資金來

今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江蘇沿海開發開放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洋口港在這個發展戰略中占據了核心位置。
一個深水大港短短幾年間從無到有,橫空出世,投資規模都在百億元以上。以如東一個縣的財力,承擔這樣一個龐大的項目,只能算杯水車薪。然而,我們卻驚訝地看到,洋口港正在一點點呈現在人們眼前,即使金融危機爆發也沒能阻擋它誕生的腳步。在這些變化的背后,政府并沒有拿出大筆投入,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吸引社會資本上,利用市場手段和制度創新,把港口建設變成了一場企業投資的集體行動。如果說洋口港開發打開了江蘇沿海經濟的一道大門,開發模式的突破給這片區域又打開了一道更寬的制度之門。
天然深水大港洋口港的誕生,飽含著政府的意愿、民眾的期待,是江蘇沿海戰略的重要一筆,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筆沒有花國家一分錢。

 

版權所有©2006—2010江蘇洋口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蘇ICP備05020609號  保華集團 保華集團成員